10
2021/09
電動汽車的泡沫,戳都戳不破
對于眾多電動車玩家來說,現在只是拿到了入場券而已。未來五年,將會是決定誰能留在新能源汽車這個餐桌上等待盛宴開啟的關鍵時點,屆時誰在裸泳一目了然。
?
2021.09.09
這7大新材料產業空間廣闊,將爆發萬億市場!
我國新材料產業正處于由中低端產品自給自足向中高端產品自主研發、進口替代的過渡階段;國內高端新材料技術和生產偏弱,近年來產能雖有顯著提高, 但未能滿足國內高端產品需求,材料強國之路任重而道遠。
2021.08.24
西門子能源:氫能是能源解決方案的瑞士軍刀
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均已經發布了國家氫能發展戰略,同時各大能源公司也紛紛在謀劃氫能發展業務。西門子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門子能源)對于如何發展氫能的戰略是非常明確的,他們將提高效率、燃料轉化與多能互補、零碳技術及綠氫作為發展重點,清晰地展現了要面向未來創造價值的決心。西門子能源新能源銷售總監胡大麟這樣告訴《元科技.生態》記者。
2021.08.21
韓稱實現芯片材料自給,日媒:騙人
當日本兩年前對向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實施更嚴格的控制后,這震動了兩國的供應鏈,并讓首爾意識到過度依賴日本產品會帶來風險。韓國因此開始推動在高科技芯片材料方面實現自給自足。
2021.08.17
鋰電行情欲罷不能,儲能政策為何火上澆油?
近來,以鋰電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情,持續高昂,激情不減,已經成為A股頭號熱點。 目前,鋰電行業總體供不應求,有效產能不足,產業鏈價格堅挺,產能利用率及毛利較好,短期業績有保障。 本公眾號7月5日發表了一篇文章《這一波鋰電周期的開始、高潮與結束》,也明確指出,目前鋰電行業還處于產能“大干快上”階段,景氣度還沒有掉頭的跡象。 在鋰電產業熱火朝天和行情欲罷不能的同時,儲能政策還頻繁出臺...
2021.08.16
跨國巨頭、國內龍頭群雄逐鹿,中小新材料企業路在何方?
目前,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地區在經濟實力、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占據絕對優勢,擁有成熟的新材料市場,多數產品占據全球市場的壟斷地位,是新材料產業主要的創新主體。陶氏、杜邦、康寧、3M、帝人、東麗、東洋紡、巴斯夫、贏創、索爾維、帝斯曼等跨國巨頭早已形成壟斷。
2021.08.14
13
2021/08
世界能源格局分析:多極化、多元化
近年來,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和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能源需求疲軟,另一方面,受“頁巖革命”和高能源價格背景下大規模投資建設等因素影響,能源供應能力不斷提高,全球能源供過于求,能源價格持續低迷。 那么,這種低迷的態勢是否會持續下去?未來能源供需形勢將可能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與此同時,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日益引發人類對化石能源使用的思考和擔憂,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悄然開啟了人...
歐陽明高:新能源革命的高潮正在到來
當前,全球正在經歷第三次能源革命,第三次能源革命將實現人類社會走向可再生能源時代,動力是電池,能源載體是電和氫,交通工具是電動車。未來可預見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是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綠色化和以數字網絡為基礎的智能化發展。
2021.08.09
鋰:現在多瘋狂,未來就多落寞
市場肯給鋰原材料上市公司超越周期的高估值從邏輯上看問題不大,鋰電池行業處于高景氣,與普通的周期品繁榮不過一兩年不同的是,鋰電池的高景氣至少可以看五年,高景氣度帶來的業績和估值雙擊,就會推動相關股票不斷上漲。
2021.08.07
今天的氫燃料電池,相當于10年前的鋰電池
在電動化浪潮之下,鋰電池已成為炙手可熱的黃金賽道。熱點之外,如今又有一股新的技術力量逐漸壯大,它并不是要顛覆誰,而是作為鋰電池的補充,成為能源變革的新推手。
2021.07.30
29
2021/07
黃勇:理性看待可降解材料,期望媒體能夠發出正確的聲音
2021年元月,限塑令正式在全國生效之后,不難發現兩個特點:一方面市場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激增,眾多企業紛紛宣布投產、擴產,加碼可降解材料產能;另一方面受到技術難度、成本偏高等因素的制約,推進過程面臨諸多挑戰。 近日,《元科技·生態》特邀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研究員黃勇進行了深入交流。他和團隊在研究中取得哪些進展?該如何正確看待可降解材料以及行業現狀?我們的采訪期望求解可降...
28
2021/07
27
2021/07
光伏行業會誕生萬億市值公司嗎?
行業要足夠大,賽道要足夠長,不確定性要足夠小,同時要么已經形成寡頭格局,要么即將形成寡頭格局,那么這個行業的寡頭就容易成為爆款,而且在行業越早期成為寡頭,享受的行業紅利的時間越長,成為爆款的空間就越大。就像巴菲特的滾雪球一樣,雪道越長越好,在越高的地方,越早開始滾,滾得越長越遠,最終滾出來的雪球越大。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