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電子元件的支撐底座,陶瓷基片能促進電子設備散熱。陶瓷基片初胚成形后還需進行打孔、劃線加工。而傳統的加工方法不能滿足陶瓷基片的高精度加工需求。激光加工技術的發展,使激光加工成為陶瓷加工的最佳手段之一。
據統計,打孔加工約占機械加工總量的1/3,占機械加工時間的1/4。在打孔加工中尤其以微孔尤其以微孔的加工最為困難。隨著各項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的發展,小孔的應用日趨廣泛。而加工微孔的方法有:機械加工、電火花加工、電解加工、激光打孔、超聲波打孔、電子束打孔等。
1 陶瓷基片的特點:
電子封裝材料包括基片、布線、框架、層間介質以及密封材料等。而基片材料作為一種底座電子元件,主要為電子元件及其相互聯線提供承載支撐、氣密性保護和促進電氣設備散熱。陶瓷基片相對常見的金屬、塑料復合材料等相比,具備如下特點:
(1)絕緣性好、可靠性高。高電阻率是電子元件對基片的最基本要求,基片的電阻越大,封裝可靠性越高。
(2)介電常數較小,高頻特性好。較低的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可減少信號延遲,提高傳輸速率。
(3)熱膨脹系數小,熱失配率低。
(4)熱導率高。
2 陶瓷基片的種類及特性:
陶瓷基片(基板)是以電子陶瓷為基底,對膜電路元件以及外貼元件形成一個支撐底座的片狀材。陶瓷基片材料有氧化鋁、氮化鋁、碳化硅、氧化鈹、氮化硼、莫來石和玻璃陶瓷等。
其中,氧化鈹(BeO)和碳化硅熱導率很高,但氧化鈹因具有毒性,應用范圍小,故產量低;
碳化硅(SiC)因體積電阻較小、介電常數較大、介電損耗較高,不利于信號的傳輸,且成型工藝復雜、設備昂貴,故應用范圍也很??;
氮化鋁(AlN)陶瓷基片是新一代高性能陶瓷基片,具有很高的熱導率,較低的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以及和硅相配比的熱膨脹系數等優點,但由于成本高,一直沒能大規模應用;
氧化鋁(Al2O3)陶瓷基片雖然熱導率不高,但因其生產工藝相對簡單,成本較低,價格便宜,被大量用作集成電路絕緣基片、封裝材料、片式電阻器、電位器、散熱片、基座、絕緣板材、可控硅等領域。
3 什么是激光打孔?
(1)簡介
激光打孔是利用脈沖激光的高功率和良好空間相干性,使材料熔化、汽化而形成孔。激光打孔的過程是一個激光和物質相互作用的熱物理過程,激光和工件相互作用,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能量轉換過程,包括反射、吸收、汽化、再輻射和熱擴散等,它是由激光波長、脈沖寬度、聚焦狀態等光束特性和物質諸多的物理特性決定的。
(2)優勢:
激光打孔是最早實用化的激光加工技術。早在60年代就用激光在鉆石上打孔,隨著激光技術的發展,激光打孔能力不斷提高,投入陶瓷加工上已有幾十年。
①速度快,效率高,經濟效益好。由于激光打孔是利用功率密度高的激光束對材料進行瞬時作用,因此打孔速度非???。配合高精度的機床和控制系統可實現高效率打孔。在相同的工件上,激光打孔與電火花打孔、機械鉆孔相比,效率高出10~100倍。
②可獲得大的深徑比。在微孔加工中,深徑比是衡量小孔加工難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激光打孔相對于其它打孔方法,參數便于優化,所以可獲得比電火花、機械打孔大得多的深徑比。
③可在各類材料上進行,不受材料硬度、剛度、強度和脆性等機械性能限制,這對于陶瓷加工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④沒有工具損耗。激光打孔為無接觸加工,避免了機械鉆微孔時易斷鉆頭的問題。
⑤適合于數量多、高密度的孔加工。當激光打孔機與自動控制系統和工控機配合,實現光、機、電一體化,使得激光打孔過程可重復性非常強。
⑥能在難于加工材料傾斜面上進行加工小孔。而機械打孔和電火花打孔屬于接觸打孔,想再傾斜面打孔非常困難。
⑦可以對置于真空中或其它條件下的工件進行加工。
4 陶瓷激光打孔面臨的問題:
陶瓷激光打孔的非接觸式加工,無機械切削力,無刀具磨損,柔韌性,高加工率等特點,使其成為陶瓷打孔加工的首選。但是由于激光束與材料相互作用的強熱性質,特別是對于長波長激光,因此陶瓷打孔面臨著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1)減少加工過程中的熱損傷;
(2)消除打孔加工中的微裂紋
(3)獲得高精度的孔形和好的表面質量;
(4)控制打孔的錐度;
(5)盡量減少甚至消除飛濺;
(6)殘渣和重鑄層。